东床快婿_东床快婿的人物是
东床快婿是一个典故,源自于中国古代战国时期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名叫孟子路的人,他有才华,但生活贫苦。有一天,他路过东床(床头朝东),遇到了一位富有的女子,两人相谈甚欢,最终结为夫妻。后来,孟子路成为了一个成功的官员,并被封为快婿。这个故事表达了人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的愿望,以及通过机遇和勇气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东床快婿这个典故被广泛运用于各种场合,如婚姻、事业等,鼓励人们要有勇气和智慧去抓住机遇,创造美好的人生。
在东晋时期,世家大族的势力是非常强的,尤其是琅琊王氏。当时人称“王与马共天下”,而这个“王”就是指琅琊王氏。所以一些大臣在结亲时,首选的就是琅琊王氏的子弟。当时东晋重臣郗鉴有个女儿,名叫郗璿,生得貌美如花,而且很有才华,所以郗鉴便想为女儿择一良婿。
郗鉴知道丞相王导家子弟众多,且个个才貌俱佳,于是便想跟王导结这门亲。王导也想让琅琊王氏立于不败之地,所以便很干脆的同意了。王导对郗鉴说:“我子侄众多,你带人去看就好了。看中哪个,就让哪个给你当女婿。”有了王导的保证,郗鉴便让管家带上厚礼去王家挑选女婿。
而王家这边的子弟得了消息,也纷纷打扮自己,苦读诗书,希望能给郗府管家留下一个好印象。郗府管家到了王府后,看王家子弟一个个都彬彬有礼,且出口成章,瞬间挑花了眼。当他来到东跨院的一间书房时,发现有个年轻人正露着肚皮在看书。原来这个不拘一格的人就是王羲之,当时他正沉醉于东汉书法家蔡邕的古碑文字中无法自拔。相亲什么的,早被他抛在了脑后。管家问他话,他也不搭理。
郗府管家回府后,将王家诸公子的表现都进行了汇报。他说:“王家子弟听说大人择婿,都争先恐后地表现自己。唯有东床上的一位公子,袒胸露腹,不为所动。”郗鉴说道:“好,就是他了,我要把女儿嫁给他。”后来郗鉴亲自来到王府考察王羲之,发现此人果然才貌双绝,便当场定下婚约,招王羲之当了女婿。这就是“东床快婿”的由来。
东床快婿最初指的是琅琊王氏中的王羲之,当年郗太尉想从门当户对的琅琊王氏家族中为自己的宝贝女儿挑选一个好女婿,就派人到王家去挑选,派出的人到王家看后说王家小伙子都不错,个个一表人才,但有一位坦胸露乳,躺在床上,不以为意。郗太尉就挑其为女婿,这就是东床快婿来历。
是的东床快婿"讲的是王羲之。内容:郗鉴在建康时听说琅邪王氏的子侄都很英俊,就派门生送信给王导。
门生回去后对郗鉴说:“王家的年轻人都很值得称赞,他们听说来选女婿,都仔细打扮了一番,竭力保持庄重。只有一个青年在东边的床上露出肚皮看书,唯独他神色自若,好像漠不关心似的。”
郗鉴说:“这人真是好女婿!”
郗鉴打听这个青年是谁,原来是王羲之,随后就把女儿郗璿嫁给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