蛲虫_蛲虫膏
蛲虫成虫寄生于人体的回盲部,以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及回肠下段多见。当人睡眠后,肛门括约肌松弛时,部分雌虫爬出肛门,在附近皮肤产卵。产卵后,雌虫多因干枯死亡,少数雌虫可由肛门蠕动移行返回肠腔。若进入阴道、子宫、输卵管、尿道或腹腔、盆腔等部位,可导致异位寄生。
学名蠕形住肠线虫,是蛔目尖尾科住肠线虫属下的动物,又叫蛲虫、屁股虫、线虫,分布于世界各地。
一答:蛔虫其形态为圆柱形,活时肉红色,死后为灰白色。两端尖细,体表光滑而有细纹。雌虫较大,后端尖细而宜,雄虫后端弯曲。
二答:蛲虫成虫细小,乳白色,呈线头样。雌虫大小约为8~13mm×0.3~0.5mm,虫体中部膨大,尾端长直而尖细,常可在新排出的粪便表面见到活动的虫体。雄虫较小,大小约为2~5mm×0.1~0.2mm,尾端向腹面卷曲,雄虫在交配后即死亡,一般不易见到。虫卵无色透明,长椭圆形,两侧不对称,一侧扁平,另一侧稍凸,大小约50~60μm×20~30μm,卵壳较厚,分为三层,由外到内为光滑的蛋白质膜、壳质层及脂层,但光镜下可见内外两层。刚产出的虫卵内含一蝌蚪期胚胎。
蛲虫病的治疗主要是注意生活饮食卫生饭前便后勤洗手。尽量不吃生的瓜果蔬菜,第二防治措施有勤换内衣并烫洗暴晒,避免直接接触肛门反复改善。可以用肥皂水便后清洗肛周。第三治疗药物,主要是抗寄生虫药物,密切注意大便中是否排除死去的蛲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