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震历史_中国地震历史大地震
自有历史地震记载以来,半岛及周边区域共发生MS≥4.7级以上地震37次,6.0~6.9级地震7次,7.0~7.9级地震5次。区域地震活动具有强度大、震源浅、灾害重的特点,历史上留下许多灾难地震的沉痛记载。 自1970年有台站记录以来,半岛及周边地区共发生2级以上地震2200多次,其中4级以上中强地震有50多次。2005年以来,胶东半岛及其近海震群和小震序列群体活动进一步增强,烟台行政区域内先后发生2005年5月9日牟平东北海域4.5级地震和2007年7月 10日蓬莱4.4级地震
北京地区发生的6级以上地震共6次,遍布在北京的大兴、延庆、通州、平谷、海淀、昌平等区县。
1.辽清宁三年(1057年),在北京发生了自晋元康有史记载以来,第一次6级以上的地震。震中在北京南郊的大兴,震级是6.8级;
2.明成化二十年(1484年),居庸关发生6.8级地震;
3.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通县南部又发生6级地震;
4.清康熙四年(1665年),还是在通县,西部又发生6.5级地震;
5.康熙十八年(1679年),三河、平谷发生了8级地震。这次地震由于震级大,波及范围广,灾情严重,成为北京历史上最大的地震。然而三河、平谷大地震的创伤还没有“医好”;
6.雍正八年(1730年),北京西郊的海淀及昌平,又发生6.5级地震。
北京地区虽然处于地震活跃地带,但是震中多在郊区县,离城区较远。历史上只有两次5级地震的震中发生在北京城区内。进入二十世纪以来,北京城区,没有发生过5级以上的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