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_第一个出现文字的朝代
商朝,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刻在动物骨骼上的甲骨文字是商朝的通行文字。
甲骨文和金文的记载是目前已经发现的中国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符号。在商朝时期,长江流域也平行存在发达的非中原文明。
商人以细致的观察力和惊人的想象力,将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为、所感转化成字符,刻在龟甲和兽骨上面,其中蕴含了后代的主要造字方法。
以目前的考古发现,以河南商丘出土的甲骨文为依据,最早的文字出现于商朝。商代重祭祀和占卜,常用龟壳书写文字,祈祷上天,占卜吉凶。
商代重视鬼神,凡遇军国大事必行占卜且杀奴祭天,文字是商王族与上天沟通的媒介,也是巩固王权的重要工具。
1、结绳记事。结绳记事是文字发明前,人们所使用的一种记事方法。即在一条绳子上打结,用以记事。上古时期的中国无文字,结绳以记事。《易.系辞下》:“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孔颖达疏:“结绳者,郑康成注云,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义或然也。”晋葛洪《抱朴子.钧世》:“若舟车之代步涉,文墨之改结绳,诸后作而善于前事。”后以指上古时代。
2、龟甲兽骨。主要是殷商时期,如商朝甲骨文。
3、竹简。古代用来写字的竹片,也指写了字的竹片。战国至魏晋时代的书写材料。是削制成的狭长竹片(也有木片,称木简),牍比简宽厚,竹制称竹牍,木制称木牍。均用毛笔墨书。册的长度,如写诏书律令的长三尺(约67.5cm),抄写经书的长二尺四寸(约56cm),民间写书信的长一尺(约23cm),因此人们又称信为“尺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