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塞俄比亚高原_埃塞俄比亚高原形成过程
埃塞俄比亚高原虽近赤道,可大部分地区并不炎热,因为它高耸的地势大大削弱了一般低纬度地区高温的特征,并使气候和自然带呈现明显的垂直变化。
海拔500米以下的平原和低地为贝雷哈带(意为“沙漠带”),年平均气温30℃以上,终年酷热,为热带沙漠景观;海拔500~1800米为科拉带(意为“炎热带”),年平均气温22~26℃,气候炎热,降水较少,为热带稀树草原景观;海拔1800~2400米为沃伊那德加带(意为“种植葡萄的地方”),属亚热带,年平均气温18~20℃,适宜多种作物生长,四季如春,降水丰富,;海拔2400~3500米为德加带(意为“凉爽带”),年平均气温15℃左右,降水十分丰富,适宜低温作物和牧草生长,牛羊放牧条件好;海拔3500米以上的高山为维契带,年平均气温10℃以下,常见冰雹和霜冻。以上五带中的沃伊那德加带和德加带,是埃塞俄比亚最重要的农牧业地带,全国2/3的人口和耕地以及城市都集中在这里。
埃塞俄比亚由于纬度跨度和海拔高度差距较大,虽地处热带,但是各地温度冷热不均。每年6-9月为大雨季,10-1月为旱季,2-5月为小雨季。由于不同季节和地区降雨不均,易出现局部干旱。气温范围为9.7℃-25.5℃。年平均温度为16℃。
埃塞俄比亚位于北纬6度~9度,东经34度~40度之间,处于非洲之角的中心,是内陆国。东与吉布提、索马里毗邻,西北和苏丹交界,北接厄立特里亚,南和肯尼亚接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