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橼_香橼果
香橼(学名:Citrus medica L.)又名枸橼,为芸香科柑橘属植物。香橼是植物香橼和药材香橼的统称。植物香橼为芸香科常绿小乔木或灌木植物,生于海拔350米到1750米的高温多湿环境。云南西双版纳的阔叶林中,有处于半野生状态的香橼。
香橼(学名:Citrus medica L.)又名枸橼或枸橼子,属不规则分枝的灌木或小乔木。新生嫩枝、芽及花蕾均暗紫红色。单叶,稀兼有单身复叶,叶片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叶缘有浅钝裂齿。总状花序有花达12朵,花瓣5片。果椭圆形、近圆形或两端狭的纺锤形,重可达2000克,果皮淡黄色,粗糙,难剥离,果肉无色,近于透明或淡乳黄色,爽脆,味酸或略甜,有香气;种子小,平滑,子叶乳白色,多或单胚。花期4-5月,果期10-11月。生于海拔350米到1750米的高温多湿环境。产中国台湾、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等省区南部较多栽种。越南、老挝、缅甸、印度等也有。
香椽和香橼是一样的,没有区别,香椽又名香橼。这是佛手的变种,在云南地区比较常见,人们会把它栽种到家中,不仅可以观赏,果实还可以入药。在秋冬季节的时候,树上的果实就会变为黄色,为椭圆形。它是一种常绿灌木,或者是小乔木,在春季的时候会开花,花朵为白色。
香橼,新生嫩枝和芽及花均暗紫红色,单叶,叶片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叶缘有浅钝裂齿。果皮淡黄色,粗糙,难剥离,果肉近透明或淡乳黄色。
枳壳,表皮绿褐色或绿棕色,略粗糙,散生多数油点。顶端一面有花柱残基,基部一面有果柄痕,横切果皮,中果皮黄白色,边缘有棕黄色油点,瓤棕褐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