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遗址考古重大发现今日揭晓
1929年,广汉市三星堆的燕道诚偶然在坑中发现了大量玉石器,这个消息立即吸引了一名名为董笃宜的传教士。同时,在董笃宜的宣传下,三星堆开始引起了考古学家注意。
于是,1934年考古学家开始了第一次挖掘,但因为时局的动荡,只开展了一段时间,对它的挖掘研究就陷入停滞;建国后,专家又分别在50、60年代和80、90年代对其进行了大量的考古工作,这使得三星堆文化闻名世界
距今约有5000至3000年。
三星堆古遗址距今约有5000至3000年历史,前后历时约2000年,跨越了中国历史上的新石器时代、夏代、商代、西周等时代。三星堆古遗址是迄今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
三星堆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共同的瑰宝。据专家介绍,三星堆遗址是迄今在中国西南地区发现的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文化、古城、古国遗址。
三星堆的考古发现,昭示着3000多年前的古蜀先民创造了辉煌灿烂的青铜文化,成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起源和发展脉络、灿烂成就的重要实物例证。
通过对三星堆的考古,我们每个人也许都能更真切地感受到“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的浪漫想象;从外形似火锅的“陶三足炊器”,让人想象三千年前吃火锅喝小酒的惬意生活。最重要的是,通过这次考古,可以让公众更加直观和深刻地领略数千年古蜀文明的璀璨,获得丰厚的精神滋养,增强文化自信。
三星堆发现的历史器物,唤醒了沉睡的古蜀文明,不只是见证历史的“藏品”,更印证着中华文明的无限精彩。我们要深刻感受三星堆文化的魅力,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让文物滋养心灵,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