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绾简介
lú wǎn
“绾”,读音为wǎn,最早见于商朝金文时代,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绾”的基本含义为把长条形的东西盘绕起来打成结,如绾结、绾起头发;引申含义为卷,如绾起袖子。
在日常使用中,“绾”也常做动词,表示控制,如绾握、绾摄。
“绾”,初见于商朝金文时代,形声字。糸表意,古文字形体像线绳,表示柔软细长的东西能盘线打结;官表声,音是治民理政者,有束缚意,绾盘绕打结也有束缚意,形旁简化,本义是盘绕打结,后来陆续在秦系简牍、秦朝小篆中发现,“绾”字简体版的楷书从《说文》演变而来。
lú wǎ,
卢绾(wǎn)(公元前256年/公元前247年—公元前194年),泗水郡丰邑(今江苏省丰县)人。汉朝开国功臣、异姓诸侯王之一。
幼年交好刘邦,二人同年同月同日出生,作为发小及同窗,深得刘邦的信任。刘邦当泗水亭长时,身随左右,共同起兵。楚汉战争中,屡立军功,官至侍中、太尉,封为长安侯。刘邦建立汉朝,被封为燕王。
卢绾和樊哙都是随刘邦起义的好兄弟,他们随刘邦自芒砀山斩蛇起义以后,始终追随刘邦,为大汉王朝的建立立了赫赫战功,卢绾与刘邦同年同月同日生人,汉朝建立后被封为燕王,后来刘邦诛杀异姓诸侯王,卢绾害怕了,起兵造反,失败了投奔了匈奴,后来被匈奴杀害了,樊哙是刘邦的连襟,被封为舞阳侯,在刘邦临死前派陈平杀掉樊哙,结果刘邦死了,樊哙得以逃命。
卢绾的结局是投奔匈奴,樊哙的结局是善终。
卢绾,泗水郡丰邑人。汉朝开国功臣、异姓诸侯王之一。幼年交好刘邦,二人同年同月同日出生,作为发小及同窗,深得刘邦的信任。刘邦当泗水亭长时,身随左右,共同起兵。楚汉战争中,屡立军功,官至侍中、太尉,封为长安侯。刘邦建立汉朝,被封为燕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