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禹_邓禹故里
领兵打仗并不是邓禹的强项,“至于野战之事,非禹所长”,所以在军功方面,他不如岑彭、冯异等人。不过,由于邓禹与刘秀的关系特殊,可以说是刘秀的嫡系,因此他还是受到了刘秀的重用,为东汉王朝也立下了不少功劳。
南宋诗人徐钧有一首诗,概括了邓禹的一生,“久从游学识英雄,杖策南来见略同。首建雄谋恢汉业,云台端合议元功。”
兆易创新邓禹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系,专业是半导体。
刘秀并没有处理邓禹。
邓禹是东汉初年军事家,云台二十八将之首,刘秀称帝后封信邑侯。初为刘秀的“特使”,暗中调度兵众。在刘秀进兵河北时,邓禹前往谒奉,献策于刘秀,谓当“延揽英雄,务悦民心,立高祖之业,救万民之命”。刘秀采纳其策,遂留邓禹守钜鹿,进兵邯郸,又派邓禹取河东。
因此,虽然邓禹在某些方面表现出了军事才能,但是他从未被刘秀处理过。
云台二十八将邓禹的能力强,和吴汗的能力次之。
东汉云台二十八将的排名顺序,是刘秀死后,儿子汉明帝刘庄闲来无事,给各位开国元勋排列座次,以表彰他们的功绩。
其中的先后顺序,刘庄肯定经过仔细斟,按照综合实力进行了排名。但一说综合实力,便会掺杂水分。
刘庄为了避嫌,他的老丈人马援直接被剔除,所以说这江湖论的还是人情世故!
不过虽然有水分,但大体顺序还是可靠的,只是前几位存在争议。
在《后汉书》中,范晔评论二十八人的功绩时,单独赞许了冯异和岑彭,说只有这二人建立了方面之功。
方面之功的条件是,第一要单独领军,作为集团主帅。第二要取得胜利,建立功勋,而且还包含着百战百胜的意思,不能掉链子。
于是云台二十八将的第一位邓禹,就存在了争议。
他有识人之明,为刘秀鞠躬尽瘁,同时领兵经略山西的时候,取得了辉煌成就,走上人生巅峰。
但到了关中就开始拉胯,安排的两个守家小弟火拼干架,把识人之名?丢了一地。
和西北地区的军阀对垒,被打得难于招架。
最后东归遇到冯异,因为输得急眼,迫切想要立功,和赤眉大干了一场,又输得丢盔弃甲,把冯异也给连累。
所以邓禹在建功方面是存在瑕疵的,虽然战场上?的?事,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失败就是失败,而且还输得急眼,那便缺了点风范。
第二名吴汉,说起来也是位悍将,曾单独领军。
在攻伐川蜀时,岑彭遇刺身亡,他成了全军主帅。
但吴汉在战略布置上有些毛病,不听刘秀的建议,孤军深入,最后虽然取得胜利,但造成了很大的伤亡,所以不够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