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贴对联_如何贴对联上联和下联
贴对联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了,但现在很多场所上下联颠倒的比比皆是。住宅、工厂、酒店等,笔者初步统计了一下,有35%以上的对联贴错了。大家总以为对联是一门深奥的学问,其实但论区别上下联太简单了。
贴对联传统由右至左读,右为上联,左为下联。辩别上下联方法是:上联尾字为仄声,下联尾字为平声,即通常所说“仄起平落"。例如杭州岳飞墓前跪的秦桧夫妇两边的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上联尾字"骨"为仄音贴右边;下联尾字"臣"为平音应贴左边。当然现在横联也有由左至右写,有人贴时左边贴上联,右边贴下联。但个人不推荐,坚持按照右边贴上联,左边贴下联,无论横联方向怎么写。
对联通常平仄相对,仄起平落。图一是中国西安市小雁塔景区一幅对联,对联写的并不工稳,关键还上下联贴反了。如果发生在寻常百姓家门口或酒店门口无所谓,但在文化中心太不应该了,也许保安贴的。那个小院经常举办各种国学文化活动及书法文学交流会。我只能替家乡表示无语。
今天专门去景区拍了几幅写的不错的对联,大家验证判断下。另外,古代个别字可做上联尾,如福字,现在为平音。但对联依然沿用古习惯作为上联尾字,见了也不必惊讶。写这么多,跑这么累去拍照。给个赞吧!祝福大家万事顺意!
贴对联很简单,就是按照人们的习惯说法”男左女右“来贴,即上左下右。上下联的分辨也容易,即上仄下平。这就是讲究,你还觉得左右为难吗?
应该是上联在左,下联在右。注意对联的长度不要超过门框的2/3,否则贴在门上巨丑无比。
我们常说,谁家的孩子有出息了,是光耀门楣。门和楣,就是一个家族的门面。过去的大户人家都是单门独院(指大门),门楣的装饰考究程度就印证了这户人家的财富拥有度,显示了权势。
楣位于门之上,是放匾额的地方。
下面说回正题,对联对每户人家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寄意幸福吉祥。因此,贴春联必须讲究。一般来说,上下联贴在门两旁,这个是没有争议的。但实际生活中,横批的贴法就有两种样子,一种是高于上下联,另一种是头起对齐。
这种是无比正确的贴法。楣要高于门,才能凸显出重要性。对联中,横批是对整首对联的总结、升华,放于上方,方显正式,庄重。
而,这种贴法就值得商榷了。楣上是放牌匾的地方,和对联齐头了,就不是骆驼入羊群这么简单了,那简直就是糟蹋,亵渎。
以上为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关于这个问题,牵涉到古人与现代人的书写习惯。古人写字是由右向左写,今人是由左向右写。所以,现代的对联有两种格式。要彻底弄清这个问题,我分两步骤来说:
首先需要根据对联内容,准确区分上下联。对联的上联尾韵压仄声韵(一般说来是三声、四声,即去声和如声),下联尾韵压平声韵(一般说来是一声、二声,即平声和上声)。如,
上联:一夜连双岁(平仄平平仄)
下联:五更分二年(仄平平仄平)
第二,区分开上下联之后,就是张贴的问题。一般沿用古人的书写、诵读习惯,也就是说,右为上联,左为下联。但不排除一些按照现代人书写习惯书写的对联。最终具体咋贴,要根据对联具体内容来确定。一般可从横批联诵读顺序来确定。具体说,如果横批联由左向右读,那就是左为上联,右为下联。如果横批联由右向左读,那就是右为上联,左为下联。
平仄对仗工整的人一看便知,最简单的方法是看落款,一般有落款的是下联
我来回答:帖对联是很讲究的,在古代写文章,写对联都是右往左的,现在就不那么讲究了。但在书法格式上,依然延续着古人的写法,从右写到左。现在春联的写法也有从左到右的写法,如果横批从左到右读,帖的时候也从左到右,一般上联平平仄仄平平仄,下联是仄仄平平仄仄平。
上联尾字为平声,下联尾声为仄声。现在对联没那么讲究了,但也要看作者表达的意思,哪句为上联哪句为下联。因为以前书写是从右到左,现在书写是从左到右,所以贴对联要看横批是从左到右还是从右到左。如果横批是从左到右,那么贴对联就应上联在左下联在右;如果横批是从右到左,那么贴对联就应上联在右下联在左。
最关键的是要分清上下联。区分上下联的诀窍是:上联末字为仄声,下联末字为平声,即通常所说“仄起平收”
首先看对联最后一字是平还是仄,
如是仄声,即是上联,贴在右边。如果最后一字是平声,则是下联,贴在左边。
按照中国的习俗,每到春节家家户户都贴春联迎新年。那春联到底要怎样贴才对呢?
根据时代的变化,现在贴春联没有那么多讲究了,怎么念的顺就怎么贴。你迎着门走来时,上联贴在右边,下联贴在左边。至于怎么分上下联,就看对联的最后一个字。如果那个字是仄声就是上联,是平声就是下联。横批是从左向右念。
对联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楹联等,对联是一种对偶文学,起于桃符。是写在纸、布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是汉语言的一种独特艺术形式。
对联相传起源于五代后蜀主孟昶,每逢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对联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到目前已经成为大众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每逢春节,或喜庆(结婚)或节日庆典,或企业门店开张,都要贴对联。贴对联我们普通百姓人人都会知道,可贴对联究竟有什么讲究,可能很多人并不一定懂得。我们可以拿贴春联为例,对贴对联的一些讲究作简要说明:
第一、贴春联的时间。很多人买了春联或写好春联立马就给贴上,觉得除夕那天需要做的事情确实太多太多,怕到时忙不过来,干脆早早的就把对联给贴上,其实贴春联也是有时间要求和讲究的,就是要在大年三十或吃过年夜饭后才能贴春联,这样就会使得春联除了表达喜庆之意外,还有寓意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意思。
第二、贴对联要分上下联。有些人拿着对联,看到对联读起来通顺,就直接往大门的两边贴上去。其实,对联要分上下联,区分对联的上下联,就是要看对联最后一个字的平仄声来区分。上联的最后一个字是仄声,下联为平声。
第三、有些人贴对联时不讲先后顺序,其实贴对联应该从右往左的顺序来贴即先将上联贴在大门的右边,后将下联贴在大门的左边,再将横批贴于楹间,最后将门神对称贴于门脸上。
第四、按场面范围划分顺序。一般在农村家庭,每家每户都会有好几道门,这几道门究竟从哪道门贴起,也是有讲究的,从世间上说,年比月大,从空间上说,城比院大,也就是在世间和空间以及具体事物上,一般是从大到小的顺序来贴。
当然,我们国家地域辽阔,而且又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在贴对联这个习俗上,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在大的方面是相同的,也是想通的,但在一些小的细节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些小的差异,并影响对联原本的意义和作用
。
对联,当然是一对了,它有上联和下联区别。
张贴的方法,一左一右,是有讲究的,不能帖倒了,也就是不能帖反了。
举例:
上联:书山有路勤为径,
下联:学海无涯苦作舟。
上联在左,下联在右。
上联:海阔凭鱼跃,
下联:天高任鸟飞。
上联在左,下联在右。
上联:铁肩担道义,
下联:妙手著文章。
上联在左,下联在右。
对联,无论是春联、门联、堂联、喜联、挽联等,一般都有横批。
张贴在门楣上的,横批帖在门楣中间,对联按照上下联依次张贴。
有的家庭,客厅正面墙上也会帖对联,中间还会配一幅画。那么,横批就是张贴在画上正中间。对联一左一右和画平行张贴。横批、对联、画三者的间距要对等,不要距离太大,一般保持5-10CM的距离即可。
整个堂联在墙面居中张贴,下边应距离地面高度在1.5米以上,才恰当,太低太高都不美观。
一般不知道哪个是上联下联,卖对联的知道,要问一下,免得帖反了,闹笑话!
我作个不成熟的回答:按历史的帖联是从右至左,哪是十分讲究的,(用土话讲从大边帖起)也就是对联大边的尾字是仄声字。只有这样的帖联,阅读时才感顺口,押韵。现在的帖联要求没有哪么讲究了。平仄也同样有点淡化或乱套了。假说喜事联帖返了,除年长者会说对联帖返了,其它的人一般不会顾问。本人认为,凡属联对都应按照规律,次序去帖为好,一来不会受到人家的指则,二来阅读押韵也顺口,三来更重要的是有大,小之分。其实帖对联与论资排座是一脉相通的。回复是本人的看法,妥否,请於指证。谢谢!
简单来说,从门外往里看,上联贴在右手一侧,下联贴在左手一侧。而对联的上下联按照尾字平仄区分,仄声字为上联(上声、去声、入声),平声字为下联(阴平、阳平)。
首先看横批是从左到右,还是从右往左。若是从左到右,上联在左,下联在右。若是从右往左,则上联在右,下联在左。那么何是上联呢?一联的最后一个字是仄声便是上联,另外一个则是下联。
一、贴春联的讲究1、两种形式:2、贴法:贴春联判断上、下联看春联中最后一个字即可。春联中句子最后一个字三、四声为上联,即仄声;最后一个字一、二声为下联,即平声。二、春联种类最常见的春联,以对联形式出现,工整、对仗,这就是“门联”。还有一些单条的春联,上面写了一些吉祥话,被称作“春条”。春联还包括正方菱形的“斗斤”,也叫“门叶”、“斗方”。还有一种春联,是专门贴在大门两扉的,叫做“门心”。三、春联的传说民间有一种神话的传说:春联即为天上的神仙在家宅门户上当值的地方,当春联撕破后,门神就会升上天庭,去向玉皇大帝报告家家户户的情况,希望天神能给民间的家庭带来好运等。贴春联最好是除夕早上6点到中午12点之间,把旧春联撕破,表示破除不好的运,有除旧布新的意思。四、春联的寓意古人相信单数才吉利,双数不吉利,在古代,数字是很有讲究的。比如佛塔的层数,就一直是单数,不是双数,通常是七层或九层等。在大门贴福字,记的要贴单数,单数象徵吉祥,还有家门口不要单贴“春”字,可以贴福、招财进宝、门神等,因为古代,只有怡红院会在门口贴“春”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