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的古代人物是谁
这个英雄就是蜀国丞相诸葛亮吧
写的是三国时期蜀汉名相诸葛亮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出自唐代诗人杜甫《八阵图》,这是作者初到夔州时作的一首咏怀诸葛亮的诗。此诗前二句赞颂诸葛亮的丰功伟绩,尤其称颂他在军事上的才能和建树;后二句对刘备吞吴失师,葬送了诸葛亮联吴抗曹统一中国的宏图,令人扼腕。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写的是三国时期蜀国丞相,杰出的政治家诸葛亮。出自唐代诗人杜甫《八阵图》:“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赏析:
三国鼎立,孔明的功勋最为卓著,他创制的八卦阵,更是名扬千古。
任凭江流冲击,石头却依然如故,千年遗恨,在于刘备失策想吞吴。
《八阵图》是作者初到夔州时作的一首咏怀诸葛亮的诗,写于唐代宗大历元年。此诗前二句赞颂诸葛亮的丰功伟绩,尤其称颂他在军事上的才能和建树;后二句对刘备吞吴失师,葬送了诸葛亮联吴抗曹统一中国的宏图大业,表示惋惜。末句照应开头,三句照应二句。在内容上,既是怀古,又是抒怀,情中有情,言外有意,在绝句中别树一格。
描写的是三国时期诸葛亮。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
190年,汉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崩溃,军阀四起,天下大乱。208年发生赤壁之战,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220年,汉朝丞相曹丕迫使汉献帝禅让帝位,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标志着汉朝时代的正式结束。221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史称蜀汉。229年孙权称帝,定都建邺,国号“吴”,史称东吴。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描写的是三国时期的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建功立业方面,诸葛孔明先生初出茅庐,指点江山;赤壁之战,火烧连营;白帝托孤,三分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