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旗的来历_中国国旗的来历10字
在1949年9月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确定五星红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设计者是曾联松。
国旗中的大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四颗小五角星代表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四个阶级。色彩以红色为主,似红霞满天。红色表达热烈的感情象征革命,及烈士的鲜血染红;配以黄色,灿烂辉煌,一片光明。星呈黄色,表示中华民族为黄色人种。
五颗五角星互相联缀、疏密相间,象征中国人民大团结。每颗小星各有一个尖角正对大星中心点,这是表示围绕着一个中心而团结,也表示了人民对党的向心之意。
1、旗杆支撑着飘扬的红旗,象征着中国不屈的脊梁,坚强的毅力,旗杆对红旗的作用就相当于是中国人民对中国的作用,它让中国屹立在世界之上。
2、中国第一根国旗杆是1949年开国大典时,毛泽东主席升旗时所用的旗杆,该旗杆总高度为22米。1991年5月1日,我国重新修建了国旗杆,旗杆总高度为32.6米。
3、原有旗杆已经老化;
4、天安门广场及周边建筑物的修建,使原有旗杆高度略显偏低;
5、新国旗杆基座共分三层:
6、第一层(内层):四周是高80厘米的汉白玉栏杆,东西两边各有2米宽的出入通道;
7、第二层:环绕基座的2米多宽的赭色花岗岩带,象征“人民江山万代红”;
8、第三层:5米宽的绿化带,四季常青,象征社会主义祖国欣欣向荣。国旗基座四周是用56个黄色铜墩连成的护栏,象征56个民族手拉手心连心,团结在国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