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机处_军机处是什么时候设立的
军机处是清朝官署名,也称“军机房”、“总理处”。是清朝时期的中枢权力机关,于雍正七年(1729年)因用兵西北而设立。
雍正帝以内阁在太和门外,恐漏泄机密,始于隆宗门内设置军机房,选内阁中谨密者入值缮写,以为处理紧急军务之用,辅佐皇帝处理政务。
1.行走xíngzǒu行路;走动2.行走xíngzǒu清代把不设专官的机构或非专任的官职称为行走(如章京上行走,军机处上行走),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把额外派遣的官职称为行走,不属正式编制。
其实就是权力中心的意思。
军机处虽然是雍正借西北用兵成立的一个紧急部门,但是实际上它后来就成了明朝内阁一样的存在,所有国家大事都由军机处处理,自然就是啊。
国家级单位,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在清朝,军事是国家安全的基石,而军机处作为最高军事管理机构,其地位和作用不可小觑。军机处的设立,使得清朝的军事管理更加系统化、规范化,有利于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军机处是清朝官署名,也称“军机房”、“总理处”。是清朝时期的中枢权力机关,于雍正七年(1729年)因用兵西北而设立。 军机处总揽军、政大权,成为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完全置于皇帝的直接掌握之下,等于皇帝的私人秘书处。同时,军机处在权力上是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而在形式上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 另外,军机处在办公场所和官员设置上没有正式的规定,也无品级和俸禄。需要强调,军机处虽然是国家最高权力机构,但归根结底听命于皇帝,成为封建皇权的统治工具。宣统三年(1911年)四月责任内阁成立后军机处被撤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