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马_角马渡河
因为在生物分类学上,它是属于牛科的狷羚亚科的角马属,故名角马。
角马:是偶蹄目、牛科、狷羚亚科的生活在非洲草原上的大型食草动物。也叫牛羚。角马属有两种,白尾角马和斑纹角马。个头硕大,体重可达270千克,长着牛头、马面、羊须。头粗大而且肩宽,很像水牛;后部纤细,比较像马;颈部有黑色鬣毛。全身有长长的毛,光滑并有短的斑纹。全身从蓝灰到暗褐色,有黑色的脸、尾巴、胡须和斑纹,颜色因物种和亚种不同而异,性别和季节的不同也有所变化。
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非常强。在各种栖息地都有它们的身影,从茂密的灌木丛到开阔的林地洪泛区,与干旱地区的合欢稀树草原接壤的灌木丛和林地。角马喜欢群居,在水草丰美的雨季,通常以10-20只左右结成一个家庭团体;在食不果腹的旱季,角马会自觉地组合成几十万只,甚至上百万只的大团体,团结在一起,长途跋涉,寻找新的草场。角马一般寿命都在15-20年左右。主要分布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
很像马的动物,头上长了角,所以叫角马。
一个是它的头部虽然长角,但是脸部更像马。
角马和斑马都是非洲大草原上其名的食草动物,每到干旱和湿润气候相交替的时节,成群的角马和斑马都会浩浩荡荡地长途跋涉,场面十分壮观。这两种动物的名字中都有“马”,但却与我们熟知的马之间的关系有远有近。斑马和马亲缘关系很近,而角马实质上不是马,而是牛,为什么这么说呢?
从生物学的分类来看,角马隶属于哺乳纲偶蹄目牛科角马属,四肢粗壮、肌肉结实,体型一般和牛比较接近,常以新鲜的野草和树叶等为食。而斑马和马都隶属于哺乳纲奇蹄目马科马属,两者具有很宾的亲缘关系,只不过在长期的进化过程,斑马逐渐从马属中又分化出来,形成了独特的斑马亚属。牛则隶属于哺乳纲偶蹄目牛科牛属,与角马一样都是属于偶蹄目牛科的,但生物的属不同,说明角马与牛的关系较近,但没有斑马和马的亲缘关系强。
从上面的分类可以看出,角马之所以不是马,主要是在生物“目”的分类上与马出现了分化。角马与牛都是偶蹄目,而斑马和马都是奇蹄目。偶蹄目和奇蹄目的主要区别在于,偶蹄目的动物的蹄部第三和第四趾同等发育,长度也相等,而第一、第二和第五趾均消失或者退化,趾数为双数,在趾的末端有鞘状蹄而得名。偶蹄目的动物一般门牙退化严重但臼齿发达,尾巴较短,有多个胃室,消化植物纤维的能力很强。
与之相对的奇蹄目动物,主要以蹄部第三趾进行负重,其它各趾均退化或者消失,趾数为单数,在趾的末端也有鞘状蹄。这种动物一般奔跑能力出众,门牙比较发达,犬齿退化严重,没有偶蹄目那么复杂的胃,但是盲肠相对来说比较发达,可以协助消化植物纤维。
正因为角马符合上述偶蹄目的身体特征,所以将其归类为与牛同科。为何它的名称里有马呢,这其实是人们的一种形象的称谓,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它的头部虽然长角,但是脸部更像马。第二个原因就是它的后半身相较于前半身来说,比较纤细,也比较像马。为了追逐更加湿润的气候和更加丰盛的新鲜草料,它们每年从非洲大草原迁徙的距离达到将近3000公里,不但要度过条条大河,还要对付狮子、猎豹以及鬣狗等的围追堵截,如果没有一点牛脾气和坚强的韧劲,肯定是无法完成这一壮举的。